临沂是中国物流之都,仅主城区兰山区就集聚了19个物流园区、2000余家货运专线企业,物流从业人员6万余人,2024年完成物流总额7500亿元、增长9.8%。随着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相关矛盾纠纷日益凸显。临沂市交通运输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下沉执法力量,依托道路运输行业党委和交通产业工会,在兰山区成立全行业首个交通物流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下简称“矛盾调处中心”),创新“园区自治、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四级工作机制,将执法重心前移,让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推动行政执法由末端处罚向前端服务转变,实现服务更优质、执法更高效、环境更优化。
一是针对基层矛盾难以化解问题,开展“下沉式”执法。派驻1个执法中队4名执法队员与矛盾调处中心合署办公,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协同开展执法检查、行业监管和矛盾调处工作。2025年1月至7月,共处理交通物流纠纷2708件、同比下降19.7%,群众满意率达95%、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纠纷处理周期平均缩短30%。
二是针对行业监管执法服务脱节问题,推行“全链条”治理。前端强化服务,将法治宣传融入纠纷调解全流程,常态开展“送法入园区”,组织“以案释法”“现身说法”活动7场次,做到普法在前、提醒在前。中端优化监管,建立投诉分析机制,聚焦货损赔付等10类高频诉求,通过约谈告诫、指导建议等开展合规指导73次,推动210家企业合规运营,从源头上降低纠纷。末端柔性执法,加强园区备案管理、执法巡查,对违法行为开展“说理式”执法,创新推行“三书同达”,综合运用首违不罚、轻微免罚、限期整改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今年共办理免罚案件90件。
三是针对货车司机诉求处置效率不高问题,拓展“人性化”服务。坚持党建引领,组建基层执法中队和矛盾调处中心联合党支部,密切配合全市15个建在“执法队”上的货车司机行业党支部,组建由61名货车党员司机担任联络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的“四员”工作队,共同参与各个园区矛盾纠纷调处。坚持执法为民理念,在矛盾调处中心打造行业党建服务阵地和货车司机服务驿站,开展免费体检、“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困难司机救助等活动50余次,凝聚行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