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将全面推广使用山东省统一的“鲁执法”涉企行政检查平台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抓手,通过精准施策、强化培训、优化监督,有效提升了平台使用效能,减少检查次数667次,行政诉讼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36.8%。显著减轻了企业负担。
一、精准宣传解读,夯实平台认知基础。采取分众化、立体化宣传策略,确保平台知晓度全覆盖。一是面向企业精准推送,分批次走访“四上”企业、沿街商铺和企业联系点,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平台机制、作用及评价流程。县司法局、县纪委监委联合为681家企业定制“入企扫码”标识牌,明确“五个严禁”“八个不得”要求,强化“平台之外无检查”意识。二是面向执法人员精准传达,组织召开平台应用推进会、联席会议及专题宣介会共12场次,深入解读省司法厅文件精神、平台亮点及操作规范,强调平台对规范执法、优化环境的重要意义。督促严格落实“入企扫码”和检查计划备案制度。三是面向社会广泛解读,线上线下结合,利用音视频、图文、网络、宣传手册等载体,制作宣传视频、执法监督卡,深度解读“扫码入企”等核心内容,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对违法违规检查行为进行举报。
二、精细培训应用,提升平台使用效能。扎实做好平台全面运行的各项准备,确保执法主体会用善用。一是全面梳理检查事项,组织全县执法单位系统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4026项,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合法合规、精准有效。二是强化执法人员培训,督促各执法单位开展“平台上线应用”专题培训1200人次,实现执法人员全覆盖。培训采用“理论讲解+模拟操作+实战训练”模式,深入讲解平台备案流程、信息录入等操作规范,确保执法人员熟练运用平台开展检查。三是深化数据分析运用,建立平台数据“实时分析、预警处置、定期晾晒”机制,重点监测“联合检查率”“扫码率”等关键指标,通过横向、纵向比对,精准定位各部门短板弱项。对检查频次异常单位及时制发提醒函11份,督促负责人整改落实,推动联合检查见实效。。
三、精密优化监督,强化平台适用保障。高度重视平台运行体验和效能提升,不断优化功能并强化监督闭环。一是持续优化平台操作,广泛征集各执法单位关于功能增设、权限开放、程序简化等意见建议6条,提出可行性改进方案上报上级部门,推动平台操作更便捷。二是畅通企业评价反馈,召开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座谈会,广泛宣传企业通过“爱山东”App或手机短信进行评价的操作流程。企业评价及投诉信息同步推送至司法部门,形成倒逼机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推动数据共享互认,结合分级分类监管,依托平台“一企一档”、“企业码”、电子证照库等资源,推动执法结果即时上传,努力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检查结果互认。四是强化联合监督效能,持续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纪检监察、法治督察等实体化运行对接联动,县司法局联合县纪委监委对重点执法部门平台应用、“三项制度”落实、裁量权基准应用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蒙阴县将持续深化“鲁执法”平台应用,将其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