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使用率不高,部分普法活动没有与群众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座谈会上,沂南县人大代表崔长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针对代表建议,沂南县司法局立即行动,组织律师、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深入村居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分层次、分对象地开展内容精准、对象精准、需求精准的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使用率和首选率。
换届以来,沂南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担当作为,以监督赋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法治需求。
监督效果好不好,议题选择很重要。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平台,沂南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视察调研、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法治诉求,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监督工作重点,并将走访中收集到25条问题、31条意见建议整理形成问题清单。
为切实解决视察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沂南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专门委员会和委室负责人分工负责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向各职能部门通报收集到的问题清单,并全程跟踪督办整改落实情况,保证问题盯住不放、一抓到底。
“依托诉讼服务中心、乡镇法庭等载体平台开展‘以案释法’等活动。”“利用法律咨询室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纠纷化解、支持起诉等‘一站式’检察服务。”……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议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情况,并结合各自工作职责作了表态发言。
在人大监督助力下,沂南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正加速驶入“快车道”。目前,全县共有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96个,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宣教氛围逐步形成,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效初步显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