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已成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年来爆发式增长,今年渗透率首次超过50%。临沂市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7.4万辆(居全省第3位),群众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需求强烈。但在充电桩报装过程中,群众普遍反映材料多、开具证明难、反复跑腿、体验不优等问题。为此,临沂市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要求,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改革。
二、改革举措
(一)明确报装范围,实现服务“无死角”。对供电公司“一户一表”管理小区“全可办”,凡是具备独立产权车位或1年及以上合法车位使用权且拥有电动汽车的居民,均可独立进行自用充电桩用电申请。对非供电公司直供小区“一样办”,凡是居民在小区内拥有独立产权车位的,均可直接向物业等申请办理自用充电桩。鼓励集体产权车位引进公用桩“共享办”,对车位无独立产权及不具备每户安装充电桩条件的小区,鼓励物业等设置电动汽车专用停放区域、安装公用充电桩。
(二)优化流程环节,实现申报“极简办”。针对充电桩报装申请至少要经历“到供电公司领取申请单—物业同意盖章—将盖章同意申请单交回供电公司—上门装表接电”等4个环节,部分物业以各种理由拒绝开具登记证明,造成居民反复跑腿等问题,临沂市深化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流程的通知》《临沂市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实施方案》,对符合报装条件的居民用户,由政府出面协调物业公司,不再需要群众到物业开具“登记证明”,申报环节精简为“报装申请—装表接电”2个,变“业主找物业开证明”为“供电公司向物业送告知”。
(三)深化数据共享,实现证照“免提交”。改革前,充电桩报装需提供车位平面图或现场照片、身份证明、车位证明、物业登记证明及汽车拥有证明5份材料。改革后,凡是拥有车位独立产权或1年及以上合法使用权的,无需再提供车位平面图或现场照片,身份证明、车位证明实行数据共享、自动调用,申请材料简化为汽车拥有证明1项,申请人可通过出示“爱山东”APP出示电子行驶证,实现“无证明”轻松办理。
(四)拓展报装渠道,实现办电“零跑腿”。线上,在“爱山东”APP上线充电桩报装“一件事”专区,与电力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行线上申请、预约服务、上门办理,提供订单式全链条服务,用户无需再到供电营业厅,在家动动手指即可办理充电桩用电业务。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供电营业厅设置综合窗口,实行就近申请、一窗受理、限时办结。窗口均提供“刷脸办电”免证服务。接到充电桩报装申请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1个工作日内主动联系用户,约定现场服务时间,对于具备条件的用户当场完成电表安装及表前线施工。
(五)主动靠前对接,实现体验“超预期”。开展覆盖全市所有汽车4S店的“送政策上门”活动,指导汽车4S店提前开展报装咨询指导服务,引导购车群众了解办理流程。同时,市级出台惠民购车补贴政策,对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群众,根据车辆价款分别提供1000元—3000元的补贴,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六)强化配套建设,实现安桩“更省钱”。对新建住宅小区,供电公司在审查验收环节严格按照政策把关,确保停车位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表后桥架及线缆敷设至每一个停车位。自2021年起,新建小区直接配建充电桩比例不低于车位数的20%,2025年预计达到40%,新建小区居民基本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即买即装即充”。对前期未建设充电桩配套供配电设施的存量小区,供电公司根据小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小区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改造。运行以来,临沂市累计投资5296万元,对48个小区进行了改造,有效减少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投资。
三、改革成效
(一)办事成本有效降低。通过改革,临沂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办电资料由5项简化为1项,办电环节由4个简化为2个,全市由供电公司“一户一表”管理的2153个小区、76.1万户居民和500余万户乡镇居民均可享受充电桩报装“无证明”“集成办”的改革便利。
(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今年以来,临沂市累计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4.8万户,办电平均时长由最短5天压减到最多3天,同比压减28%,群众满意度99%以上。
(三)消费活力有力增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高效便捷报装减轻了群众跑腿办事、无处充电的顾虑,进一步提振了消费信心。今年1-6月,全市累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3.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同比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