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刚朦胧亮,马兆群就离开家门,踏上前往汤头街道的道路。自2019年4月,马兆群担任河东区司法局汤头司法所所长以来,至今已有1个年头。一年365个日夜,365里路风雨兼程,跨过田园河流,越过春夏秋冬,时光记录了马兆群坚定步履,见证了他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征程.....

汤头街道位于河东区北部,是距区政府驻地最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基层司法所是司法行政部门最基层的力量,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肩负着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普法依法治理、社区矫正、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矛盾纠纷等工作任务。马兆群身为一名基层司法所所长,每天面临的工作忙碌而又复杂,细致又琐碎。

春雨如油,化解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维护地方稳定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马兆群深知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是消民愁、解民忧的重要举措。入职初期,他就和司法所小庞走访了汤头街道的所有村居(社区),详细了解村情、民情、民意等。他认为,只有经常坐在老乡家的炕头上,才能感知群众的冷暖;只有俯下身子倾听,才能听到老百姓的心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就是要加强沟通,赢得群众的信任,全面掌握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问题。截至目前,汤头司法所共排查矛盾纠纷138起,已化解矛盾纠纷125起,化解率达90%。参与人民调解56起,已成功调解52起,调解率达92.8%。

夏阳高照,普法惠及千家。
普法工作对提升老百姓法律素质、法治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社区普法工作,马兆群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努力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组织法律顾问、律师等普法志愿者,向在校生宣传《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向企业宣传《经济法》《合同法》等,向农民工宣传《劳动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项普法宣传活动62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5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0余人次。他就像夏日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将普法光辉照向大地,照向辖区每一位百姓心中。

秋风送爽,法律服务为民。
2019年,在区司法局、汤头党委协助下,马兆群完成了汤头司法所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整合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引导等功能,新设立了汤头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结合汤头司法所实际,配合汤头党委中心工作,召开“一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会议,重新为汤头街道100个村居配齐了法律顾问,制定法律顾问值班表,每周都有2-3名专业律师值班,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已接待来访群众7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成功调解案件26件,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80余件。

冬来暑往,强化人员监管。
2020年初,疫情严峻。马兆群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前往济宁对接工作。司法所小庞主动请缨,被马兆群拒绝,他说,“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我是所长,更是一名党员,理应我去”。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暂停社区矫正报到、学习、公益劳动等各项集体活动,每天通过钉钉、微信、等监管社区矫正对象行动轨迹,排查摸底社区矫正对象有无接触省外、湖北归来人员,并及时制作表格并向上一级部门汇报。利用自己擅长的法律知识,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通过疫情防控小程序参与知识测试。截至目前,马兆群排查摸底社区矫正对象及家属200人次,宣传疫情防控知识500余人次。他是同事眼中认真负责的好所长,但是他始终觉得,只是做了一名党员该做的事,比起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还差的太多。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马兆群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奔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