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经验交流》第11期以《山东临沂罗庄区创新“预告式执法”机制 破解涉企检查难题》为题,刊发推广我市经验做法。


临沂市罗庄区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预告式执法”机制,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 20%,企业自查整改隐患数增长 63.71%,重大隐患整改率、满意度分别达 95%和 92%,实现执法效能与营商环境双优化。
规范检查流程,实现透明执法
建立“季度预告+双随机”机制,将企业进行分级分类后纳入检查对象名录库,实行动态更新和管理。每季度末月召开执法预告会,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按照年度计划,根据行业类型、风险等级及企业数量,按照 2%至 15%的比例,由社会监督员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抽取过程邀请纪委监委、执法监督局、街镇、大中小微类型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现场监督,全过程录像存档,确保公开透明。实施检查前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公示名单,同步告知检查对象当次检查的时间、事项、方式、标准等内容,提醒其主动履行法定责任,依法配合执法部门实施检查。推广应用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实行扫码入企、平台备案,定期组织纪委监委等部门监督抽查,确保检查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监督下进行。
优化执法方式,推行服务型监管
设置违法处置“三级响应”:对 183 家苗头性问题企业预警提示,消除隐患 1464 项;对轻微违法企业采取限期整改、技术指导等替代措施;对重大隐患实行"说理式执法",通过事故案例剖析争取企业配合。编制法律法规汇编,覆盖10 个行业,开发二维码普法平台实现“掌上学法”;制定143 项《违法风险点清单》和 214 个典型案例库,引导企业自查整改隐患 1683 项。组建专家帮扶组“一企一策”定制整改方案,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标准”服务,实现整改目标可量化、措施可操作、责任可追溯、进度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