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东区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聚焦乡村振兴法治需求,培植法治文化,优化法律服务,加强法治保障,着力打造法治乡村建设“升级版”,让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有效增强基层群众法治观念,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绘就法治乡村新画卷。
一是法律服务平台再延伸。依托镇街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设立6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7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打造集“法律咨询、联络、代办”于一体的综合法律服务平台,解决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托“法援在线公众号”“援宝APP”打造线上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网上法律援助申请办理等法律服务,让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推门可见、触手可及。
二是法律顾问服务再靠前。持续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选拔67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社情民风的执业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定点式”“预约式”“会诊式”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矛盾调解、协助村“两委”处理涉法事务、为乡村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今年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累计为基层组织和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6件,开展法治宣传讲座268场次。
三是法治便民举措再深化。持续推进“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降低法律援助审查门槛,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500人次,追回拖欠劳动报酬30多万元,实现服务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推行公证巡回办、预约上门办,把公证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开展农村不动产继承登记免费公证服务、80岁及以上老年人首宗遗嘱免费公证服务等,持续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