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司发〔2021〕10号
各县(区)人民法院、总工会、司法局、工商业联合会:
现将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临沂市总工会、临沂市司法局、临沂市工商业联合会、临沂市律师协会《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万家”活动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贯彻落实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请分别报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工商业联合会、市律师协会。
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临沂市总工会
临沂市司法局 临沂市工商业联合会
临沂市律师协会
2021年4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万家”活动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史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成工作成果,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喜庆建党百年华诞,发挥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专业优势,履职忠诚担当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内在动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新期待,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高点定位抓工作,推动平安临沂、法治临沂建设。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广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精准实施公益法律服务,实现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村居(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单位有效流动,促进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依法行政,积极服务解决群众遇到的法律难题,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自身诉求,帮助企业合法经营,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用法治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
二、活动主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万家”——进百家市场、进百家企业、进百村社区、进百所学校、进百家机关,举办系列公益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活动。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商城产业升级;结合职工法律服务,提升职工法律意识;结合法治校园建设,普法教育促成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法治等内容开展法律服务;结合提升依法履职水平,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三、工作体系
(一)服务对象
1、进“百家市场”。临沂商城有103家专业市场,助力市场产业升级,重点围绕民法典、刑法等针对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法规变化,围绕如何保护品牌权益、如何提升商户维权意识和防控意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法律讲座培训等公益法律宣讲活动。
2、进“百家企业”。扩大“法律服务代理机制”知晓率,重点围绕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与企业负责人、员工面对面交流,针对企业经常面临的合同纠纷、商标纠纷、用工纠纷、不良债务以及品牌建设、企业继承等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和交流,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进“百村社区”。组织法官、律师、村(社区)法律顾问等法律工作者到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法律问题,如婚姻、财产、赡养、留守儿童教育等,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法律咨询,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引导农民工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4、进“百所学校”。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律讲座,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卡通宣传片等形式,向师生讲解校园内外关于恋爱、校园霸凌等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5、进“百所机关”。组织法官、律师等法律专家,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宪法》《民法典》以及与相关职责岗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讲座,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全体公职人员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水平;使干部职工熟悉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
(二)活动时间
2021年5月至12月底。
(三)服务平台
要发挥市县法院、工会、司法行政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职能优势,优化政策供给,推进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搭建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法律服务进万家”活动的平台;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要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把法庭开到车间厂房、田间地头,引导人民群众学法遵法用法意识;要加强宣传和推介工作,提高社会对于“我为群众办实事 法律服务进万家”的知晓度,方便服务对象根据自身需要,对接法院、工会、司法行政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邀请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开展公益法律活动。
市中级法院加强12368诉讼服务热线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信息查询、诉讼咨询、联系法官、事项专办、投诉建议等“一号通办”的诉讼服务,并且在案件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每个节点自动提取案件信息,及时向当事人发送短信提醒,方便诉讼群众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市总工会加强全市各级职工服务中心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建设,组织志愿者为广大职工就劳动纠纷提供法律咨询、依法调解、代理仲裁(诉讼)等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以及法律讲座培训等活动。
市律师协会设立值班电话(0539-8059026),安排专人值班,开通电话服务通道,收集服务需求,接受服务邀请,组织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积极参加服务活动,听取意见建议。
(四)服务内容
1、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为群众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协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到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村(社区)法律顾问接受群众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和参与诉讼活动应酌情减免服务费用。
2、举办法治论坛、法治讲座、法律体检。积极对接服务对象,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各个环节,鼓励支持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深入开展公益法律活动,提升业务能力,开展精准服务,切实营造“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3、实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服务在你身边行动。组织全市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律师志愿者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代书、代理等公益法律服务,引导、帮助广大职工及时申请法律援助服务,以理性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 法律服务进万家”作为党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市中级法院、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工商业联合会和市律师协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参与单位共同召集,组成人员和内容、议程由参与单位协商确定,主要负责研究部署活动的开展,协调处理遇到的问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律师协会,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各县区要分别成立相关组织,建立工作制度,推动活动开展。
(二)宣传引导。要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运用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联合山东法制报等传媒机构,通过举办法律咨询、讲座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宣传,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万家”相关政策的知晓度、认可度,为机制运行奠定良好基础。要及时宣传活动进展情况、主要成效和典型案例,为机制运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督导推进。要加强对服务主体的动员,提升服务意识,着眼于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实效,加强跟踪问效;要建立完善跟踪督查、激励约束、工作通报等制度;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优化工作机制。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工商业联合会、市律师协会将适时组织开展调度指导工作。
附件: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 法律服务进万家”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附件
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 法律服务进万家”
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 人:刘玉国 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副召集人:王君淑 市中级法院政治部副主任、二级调研员
周扬山 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于建坤 市总工会四级调研员
陈韶华 市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张兆伟 市律师协会会长
成 员:陈学亮 市中级法院宣传处处长
惠 锋 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
王士煜 市工商联经济联络科科长
王立伟 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科副科长
刘海亮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程 萍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徐伯昌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张星卫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