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市司法局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乐享“法治习语”活动,并开辟宣传专题,以学习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主题,以认识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或一段论述为“切入点”,刊发党员干部学习收获和思路打算,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加深理解领会、加强思考谋划、加大落实力度,为全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是市司法局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公维鑫,我感悟最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责任担起来,不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不能一年开一两次会、讲一两次话了事”。
这是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的一句。语句简单,但要求特别明确,“关键少数”必须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语言平实,但直指要害症结,点出了少数领导干部履责中的不严不实问题;语气平和,但态度十分坚决,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
自机构改革以来,我一直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工作,随着对法治建设认识的逐步加深,特别是通过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不断学习,越发感觉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是我们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认识,做到“四个亲自五个同”,亲力亲为、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要抓好制度落实,切实用好年终述法、年度报告、法治督察等重要制度设计和约束机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动工作。要抓好“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基层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充分发挥法治机构揽总协调作用,立足实际、对标对表、创新推进。

我是市司法局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张纪平,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用我国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深刻阐释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掩卷沉思,我深受启发: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秉持“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为贵”等无讼思想。目前,我国有14亿人口,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如果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打官司,现有的司法资源必然不堪重负,人民群众也背负沉重的诉累负担。
我从事人民调解行业指导工作已历十年,这也是《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的十年,我深刻感受到人民调解作为化解民间纠纷的有效手段,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手段,将矛盾纠纷消除化解在初始萌芽状态,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治未病”。在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夯实基层基础,健全队伍、经费、科技“一体化”保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调处化解责任闭环,充分整合集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着力打造“一体化”沂蒙大调解新格局,努力创造出沂蒙老区实现“矛盾不上交”的经验做法,在调解基层矛盾纠纷领域继续走在前、立新功。

我是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员严倩倩,给我启发最深刻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简明扼要的点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作为工作在行政复议应诉一线的党员,必须扛牢构建良好法治环境、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职责使命,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让法律权威成为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做到尊法崇法。时刻保持政治站位,谨记职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做到学法用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的指示要求,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法治本领,坚持依法履职,落实行政复议简案速决机制,不断提升办案质效,让公平正义来得更快更及时。要做到普法讲法。善于把办理案件过程转化为普法宣传过程,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维护公正、化解争议”作用,重视复议决定文书的释法说理,让群众知其然、更知所以然,更好地实现“复议为民”。要做到畏法守法。“循法才能守正”,要时刻保持敬畏心,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谨慎用权,树好形象,杜绝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坚决维护法治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