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临沂市司法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沂”起学理论|乐享“法治习语”④
2022-06-10   审核人:   (点击: )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市司法局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乐享“法治习语”活动,并开辟宣传专题,以学习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主题,以认识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或一段论述为“切入点”,刊发党员干部学习收获和思路打算,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加深理解领会、加强思考谋划、加大落实力度,为全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是河东区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科的李丽雯,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治体系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句话出自明朝张居正的《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张居正的这句话旨在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法律仅停留在纸上,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因此推进法治体系建设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

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统筹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职责,行政执法监督一方面可以促使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岗位的职责和使命,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的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县乡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推动“纸上的法律”切实转变成“行动中的法律”,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推动法治河东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沂南县司法局党支部党员王德坤,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构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的重要实践,为推动多元化纠纷化解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调解在前,无讼少诉”不仅能够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还能实现“以和为贵”“案结事了、事了人和”的社会效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体现了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思路,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要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部门间调解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解纷方式可以选择,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我们要坚持以“一站式”调解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人民调解与社会治理网格化深度融合,实现“矛盾不激化、不上交”;组织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我是蒙阴县司法局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马瑞临,我感悟最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要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总书记的话,深刻揭示了法治乡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所在,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持续加强农村法治供给,完善法治乡村制度设计,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促进乡村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刻把握法治乡村建设的难点、痛点、堵点,不断提高法治乡村建设政策供给能力,持续深入推动基层良法善治,全面提升乡村依法治理能力。加强法治乡村建设调研督察,围绕制约乡村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坚持以法治视角解决问题,着力破解法治乡村建设深层次难题。深入挖掘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典型,引领带动整体面上提升,不断提炼和总结丰富多彩的法治乡村建设经验,讲好法治乡村故事。认真落实《临沂市法治乡村条例》,持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丰富法治创建形式,拓展法治乡村建设内涵,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格局不断健全。推动乡村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对村两委落实“四议两公开”的督导督促,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提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民主法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同频共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