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临沂市司法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沂”起学理论|乐享“法治习语”⑤
2022-06-18   审核人:   (点击: )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市司法局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乐享“法治习语”活动,并开辟宣传专题,以学习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主题,以认识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或一段论述为“切入点”,刊发党员干部学习收获和思路打算,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加深理解领会、加强思考谋划、加大落实力度,为全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是沂水县司法局四十里堡司法所支部党员刘瀚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的:“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使我深有感触。

推进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推进全民守法,需要进一步加强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让法治信仰根植于人民心中,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才能共建法治国家。

普法工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群众的法律素质直接影响法治建设的进程。作为普法一线工作人员,要坚持群众路线,多从群众视角和大众朴素正义观出发组织语言、搭建框架,充分让普法宣传彰显司法温度;要大胆吸收借鉴,熟练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传播方式手段,丰富普法宣传表现形式;要珍惜锻炼机会,坚信滴水穿石、熟能生巧,为之勤学苦练,争取有进步、有成长、有突破。

我是莒南县司法局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葛晓琳,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人民”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亮底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部署法治中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民立场。

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意蕴,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急,与人民群众结成唇齿相依的“鱼水关系”。同时,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全面提升业务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接受监督,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我是临沭县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的党员高宁宁,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是: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这段话出自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新时代全民普法全过程、各环节,全力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深入人心,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常态化思维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执法过程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从事律师管理工作已有三年时间,我认为律师作为活跃在法治中国建设第一线的群体,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法治工作队伍。广大律师要以“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为根本目标和行为准则,既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要从政治站位和大局需要出发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做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拥护者、忠诚实践者、自觉宣传者。要结合律师执业活动,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思想认知和基本准则,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群众的常态思维方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