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阵地,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努力实现从漫灌式普法向滴灌式普法转变。
一、集超普法。利用乡镇集市和县城各大商场超市人流大,受众面广的优势,采取悬挂横幅、发放法律明白纸、设置法律咨询台等方式,走进群众中间现场“集超说法”。有针对性地编印并发放《农民实用法律知识问答》、《人民调解知识》和“法律咨询便民服务卡”等宣传资料。
二、互联网+普法。在原有QQ普法的基础上,新建“费县普法在线空间”,开通“普法在线”腾讯微博、“费县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安排专人负责浏览和发布普法微博信息,及时回复网民留言,解答法律问题,刊登费县司法行政工作时事新闻、各科室处所的基层动态以及干警的司法美文,同时在微信官网开设互动及网上办事板块。
三、开设“律师说法”广播专题栏目。栏目在费县广播电视台每周播出一期,内容包括“法律解读”“以案释法”“律师答疑”等子栏目。就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律师经办的典型案例及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主持人和律师互动答疑和“以案说法”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全县公民宣传法律知识。
四、创办民生法律讲堂。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举办民生法律讲堂,将村级专职调解员培训以讲座形式向公众开放。通过收集、分析、整理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由“法律讲师团”成员通过法律讲堂以案说法、讲身边人说身边事,以创新的普法形式推进农村普法教育工作。
五、开辟青少年法律园地。在各乡镇(街道)中小学开辟法治文化阵地,通过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小图册、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宣传与青少年保护有关的法律知识。联合各中小学通过开展普法情景剧展演、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征文等多种形式,丰富校园法治教育内容,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打造法治文化广场。依托费县西南出口处林荫广场建成法治文化广场,作为费县开展宪法教育以及其他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保留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加大法治标识宣传,增添了法治宣传牌、大屏幕、宣传栏、法治小贴士等景观,巧妙的将各种法治元素融入广场的建设中,使其与广场原有绿地、小道有机结合、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