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新需求,临沭县司法局积极整合司法行政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建设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深入推进法治扶贫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建设三级平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化。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在县司法局沿街建设了临沭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业务集中在一起,实行一口受理、分流办理、“一站式”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城乡居民一体化。2018年共接待来访群众8600余人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6200余件。在镇街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置服务窗口、调解室、档案室、社区矫正宣告室等功能科室,用房面积均在200平方米以上;整合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窗口接待,打造服务群众的一线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累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200人次,办理法律服务事项1600余件。在村(居)社区建设司法行政工作室,拓宽公共法律服务受理和咨询渠道,方便居民就近寻求法律服务,目前全县236个村居(社区)全部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室。
选聘“法律顾问”,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优化配置法律服务资源,全县236个村(社区)全部选聘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组织法律顾问与其服务的村统一签订服务协议,法律顾问定期深入村居、社区,为村居治理提供法律支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开展法治宣传和参与人民调解。法律顾问共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20余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100余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380起,为村居(社区)委会出具相关法律意见160次。同时发挥新媒体作用,创建法律服务微信群,打造“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线普及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法律问题,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推进法治扶贫,推进年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针对贫困群众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开展法治扶贫系列活动,通过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贫困村选聘法律顾问、发放法治扶贫联系卡等措施,为广大贫困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积极推进贫困村(社区)法治阵地建设,在18个贫困村建立法治一条街、法治宣传橱窗,为贫困群众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2018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0件,到贫困村开展法治宣传60场次,为贫困群众发放联系卡1200余张,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