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司法局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拓宽法律援助服务领域,全面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一、简化流程,精准对接。协调河东区扶贫办,依托其贫困人口数据库,为所有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流程,不再审查其经济状况,凭相关证件和有效证明直接受理,当天指派承办人,做到“零距离、零等待”,提供无门槛法律援助服务。选取了7名业务水平高、职业素养好的律师到区司法局值班,负责接听“12348”热线,及时为贫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引导贫困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至12月份,为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1800余人次,满意度达100%。
二、严把质量,优质扶贫。实行首问负责制,明确首次接待人即为第一责任人,对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跟踪监督,从会见当事人、阅卷、证据运用、法律文书制作、办案效率等方面对调解员、公证员、鉴定人员、援助律师的执业规范进行监督,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综合运用质量评估、回访、检查案卷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强化案件质量管控,有效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为贫困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今年来,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调解案件161件,办理法律事项350余件,回访当事人满意度100%,所有归档案件均为良好以上等次。
三、加大宣传,群众受益。结合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通过举办法律大讲堂、维权知识讲座、播放法律援助宣传微电影、赠送普法资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提升贫困群众对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的知晓度。以宣传与贫困人口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就贫困人口关心的赡养、婚姻、土地流转、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农民工讨薪等法律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截至目前,开展2次电视现场调解活动,7次专项法律援助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5000余册,提供法律咨询1800余次,累计放映法律援助微电影200余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更多有法律需求的困难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