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临沂市司法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 正文
群众一门进,矛盾一站解——罗庄区司法局打造“一站式”立体化调解格局
2022-07-08   审核人:   (点击: )

近年来,罗庄区积极构建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双向流转的新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的“闭环式运行机制”,探索搭建“一站式”工作平台,打造了“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扇门解决”的调解模式,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密织“调解网”,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实体化。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区、街镇、村(社区)“三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区级层面,主动对标先进,完善功能集成,优化场地和力量资源配置,搭建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行政复议等功能窗口,实现受理、办理、转办无缝对接,做好调处“全周期”服务,减少了群众多跑路、常询问等中间环节,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建立“大调解、大联动”,成立诉调、访调、医患纠纷、家校纠纷、道路交通纠纷、消费纠纷、物业纠纷等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积极化解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无缝隙”对接。街镇层面,鼓励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司法所集中办公、结对共建,强化司法所调解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矛盾纠纷调处方面的职能作用,建实建强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实力平台。按照“聚焦基层、主动排查、源头化解”的工作思路,围绕信访量、诉访量“双下降”的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基层矛盾纠纷调处“闭环式”化解机制。村居层面,村居(社区)着力整合提升调解员资源,村村配备专职调解员,依托网格坚持每日排查,发现矛盾隐患能调解的第一时间调解,不能调解的及时上报,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纵横”联动,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筑牢“防火墙”,实现纠纷早排查、早化解。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本原则,全区在重要行业、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加大排查力度,通过排查将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兜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绘好“晴雨表”,做好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建立台账,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对复杂纠纷,通过多部门会诊,找准矛盾纠纷突破口,对症下药,提前建立预警方案,实现源头防范化解。截至6月底,共排查矛盾纠纷 536件,成功化解 536 件。

三、资源互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系统化。整合资源,印制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指南》,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让群众进门后知道该到哪里去、该找哪部门,该做哪些事,方便群众“随时办”。小纠纷随手调,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实行小纠纷随时调,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大纠纷联合调,复杂、重大、信访纠纷实行联合调,集信访、法院、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集体会商,协同办理,充分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发挥诉调、访调等对接机制,对复杂纠纷研讨研判,集中化解。疑难事统筹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恒业法律服务所签订重大疑难纠纷化解服务,构建“专业+专家”调解模式。重大疑难、突发矛盾纠纷由调解中心牵头,法律服务所专业人员和人民调解专家库专家组成专班进行联合化解,针对性的研究案情、制定方案,挑选调解专家进行调解,今年以来罗庄区共化解信访、疑难重大、突发死亡案件37件,化解31件。

四、培育“突击队”,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专业化。构建调解专家自选超市,从全区精选21名调解专家,实行“上墙挂牌”,让当事人自选调解员,找信得过、靠得住的调解员来调解。让品牌调解室经验丰富的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集中攻坚克难,全国优秀模范调解员李胜义与调解能手吴学进组成调解团队,两年来攻克了33件信访案件,化解突发死亡纠纷26件,为全区平安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践行了“枫桥经验”新作为,增添了“枫桥经验”新活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