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省司法厅、省广播电视局在济南联合召开全省广播电视调解提质升级工作现场会,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李冰,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端卫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临沂市司法局作为全省3个发言代表之一在会上作了《搭建新载体,服务老百姓,打造沂蒙特色广播电视调解金品牌》的典型发言。
近年来,临沂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新调解形式和载体,着力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广播电视调解金品牌,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顺应形势发展,推出《百姓调解》新品牌。2016年以来,临沂市司法局顺应全媒体时代下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形势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运用全媒体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找准电视媒体与人民调解的结合点,与市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了全市首档人民调解类电视栏目《百姓调解》,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临沂市电视台金牌栏目,连续5年荣获临沂市优秀电视栏目一等奖、二等奖。栏目宣传片《调解的力量》荣获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三等奖。
加强组织领导,搭建化解纠纷新载体。《百姓调解》开办之初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栏目定位、架构设计、职能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17年12月12日,时任市委书记王玉君出席全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座谈会时,就做好电视调解栏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做好电视调解栏目的重要性,将我市的《百姓调解》栏目办成品牌,发挥好作用”。临沂市司法局、市广播电视台把《百姓调解》栏目列为“一把手工程”,局长、台长亲自设计、亲自规划、亲自调度,确保了栏目高点定位、高位启动和高端运作,依托《百姓调解》栏目,建立了临沂市广播电视人民调解委员会,赋予了电视调解协议法律效力,着力将栏目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7年9月,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百姓调解》栏目作为我市调解工作亮点进行了经验介绍。
明确职能定位,构筑服务百姓新平台。《百姓调解》是一档以“调解千家事,温暖百姓心”为宗旨的日播电视调解栏目,栏目调解的纠纷涉及财产、房产、邻里、婚姻、赡养等老百姓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向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拆迁补偿、土地流转、劳资关系等社会热点矛盾延伸。栏目将司法行政职能的民众性与电视媒体传播的广泛性有机融合,通过电视调解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表现形式,注重融入法治精神、调解艺术和沂蒙老区地方特色文化,使栏目日益成为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政策、融洽党群关系的重要平台。《百姓调解》栏目开播五年来,已制作播出802期、20050分钟,收视率始终位居全台前列。累计接听求助热线2000余条,调解纠纷800多件,成功调处776件,调处成功率达97%。
制作高效精良,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到位。目前,《百姓调解》节目播出频率为每周首播二期,重播五期,每期节目时长25分钟。高起点定位,临沂市司法局与市广播电视台密切联动,将人民调解与广播电视拍摄、播出深度融合,通过电视栏目展示人民调解员为群众办实事的时代风采,充分展现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高标准制作,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形成了制片人、分管副总监、总监三级审核制度,保证每一期节目的播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并对调解工作起到正面积极的宣传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高水平调解,每期节目都选取优秀人民调解员全程参与调解,以客观真实的叙事方式记录调解员调解事件的全过程,坚持依法以理用情调解,力争现场平复纠纷、握手言和,全心全意解决百姓矛盾与困难。
保障坚强有力,确保职能作用发挥到位。市司法局与市广播电视台每年签订合作协议,全力做好电视调解经费保障工作。各县区司法局积极主动地提供电视调解线索、案例,配合《百姓调解》栏目制作与播出工作,确保《百姓调解》栏目顺利开播并持续健康发展;为保障调解质量和栏目效果,市司法局依托市人民调解员协会建立了市级“广播电视调解员”专家库,推荐全市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参与电视调解制作,并会同市广播电视台筛选相关典型案例,进行节目制作播放;同时,组织优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栏目提供法律支持;《百姓调解》栏目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基层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力,通过典型案例,面向广大电视观众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化解纠纷、宣传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能作用。
